TOP
2015年,跨省轉出廢鉛蓄電池0.0797萬噸。2018年,轉移廢鉛蓄電池26.72萬噸(其中,跨省轉出廢鉛蓄電池18.42萬噸,省內轉移廢鉛蓄電池8.3萬噸),同比增長62.93%,是2015年的335.26倍。回收量大幅增長,成效顯著。
3年增長335倍,這是山東省開展廢鉛蓄電池收集和轉移管理制度試點、建立健全廢鉛蓄電池回收體系的“成績單”,也是開發廢鉛蓄電池收集和轉移管理信息系統,初步實現標本兼治、規范有序的最好“佐證”。
山東省生態環境廳廳長王安德告訴記者:“作為鉛蓄電池生產和使用大省,我們把鉛蓄電池污染防治作為打好危險廢物治理攻堅戰的重要內容,不斷完善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后果嚴懲的監管體系,建立規范有序的廢鉛蓄電池收集處理體系。同時,嚴厲打擊涉廢鉛蓄電池違法犯罪行為,有效遏制環境污染。”
規范管理
926家收集站、暫存點“持證上崗”
一組組廢鉛蓄電池回收箱在綠色防滲地面上格外顯眼,一間間張貼著危險廢物警示牌的隔離倉庫整齊排列著,收集和轉移臺賬懸掛在倉庫門前,廠房還安裝了UV光氧凈化器和酸霧噴淋塔等環保設施,這是記者在山東鄒城森海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看到的情景。
鄒城森海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建說:“我們主要從事危險廢物的收集、貯存與轉運等工作,擁有數輛危險廢物回收專用車和專業收集人員,年回收廢鉛蓄電池總量超過兩萬噸以上。”
像森海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這樣遍布全省各地區、各行業的收集站、暫存點,已成為山東省廢鉛蓄電池回收體系中的重要一環。
山東省固體廢物和危險化學品污染防治中心主任劉強告訴記者:“為探索建立全省廢鉛蓄電池回收體系,規范廢鉛蓄電池流向,自2016年7月開始,我們開展了為期一年的廢鉛蓄電池收集和轉移管理制度試點工作。試點結束后,全省廢鉛蓄電池收集貯存工作轉入常態化規范管理,所有從事廢鉛蓄電池收集的企業統一注冊備案,全部納入系統管理。”
據了解,山東省廢鉛蓄電池的收貯分兩類,一類是長久貯存點即收集站,另一類是暫時貯存點即暫存點。收集站需建設500平方米以上的標準化貯存庫房,需編制環評報告書(表);暫存點需建設30平方米(城區)或100平方米(郊區)以上的標準化貯存庫房,不需要編制環評報告文件。
一份“授權書”,一份“承諾書”,明晰了收集站與暫存點的關系。山東省要求收集站與暫存點簽訂“授權書”,明確責任;暫存點要自覺接受所屬收集站的管理,簽訂“承諾書”,明確承諾內容。同時,要嚴格管理經培訓合格、具備持證上崗條件的委托收集人員,且對委托收集人員的收集、轉運行為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山東省按照“一企一檔”的原則,統一對審核通過的收集站、暫存點等建立了檔案資料庫,確保資料齊全,隨時備查。
山東省固體廢物和危險化學品污染防治中心危險化學品科科長李忠河說:“回收體系建設工作,深受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社會需求大,收集企業積極性高,收集站、暫存點的申報由最初19家增加到926家。目前,各收集站、暫存點運轉正常,基本建成了涵蓋全省的廢鉛蓄電池收集體系,納入正規回收、處置渠道的廢鉛蓄電池回收和處置量大幅增長。今后,將完善廢鉛蓄電池回收體系,扎扎實實地做好新一輪試點工作。”
敢于創新
開發建設收集和轉移管理信息系統
“370105—93—98—239”,這組編碼,是山東快點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廢鉛蓄電池收集的“身份證”。記者在山東快點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倉庫看到,危險廢物標識張貼在顯眼位置,電動車等各類廢鉛蓄電池分類存放,應急方案、操作流程等規章制度健全。
有了這張“身份證”,收集站、暫存點的位置等信息一目了然。
據了解,各收集試點企業必須注冊確定其編碼,編碼規則為省(市)、市編碼——收集站編碼——收集站序列碼——暫存點編碼——暫存點序列碼。目前,各收集站、暫存點的編碼,均由系統按照編碼規則自動生成。
山東省固體廢物和危險化學品污染防治中心危險化學品科的張海東對記者說:“我們開發建設了全省廢鉛蓄電池收集和轉移管理信息系統,按照編碼規則對所有收集站、暫存點進行全省乃至全國范圍唯一獨立的編碼,并固定于二維碼制作、識別系統及全程網絡監控系統,為提高信息化、精細化監管水平奠定了堅實基礎,實現了系統提報、系統審批、系統跟蹤,同時為企業、群眾‘零跑腿’‘少跑腿’搭建了平臺,提供了便利。”
為有效應對鉛蓄電池突發環境事故(件),專門成立了山東省鉛蓄電池應急專家庫,實時、遠程指導應急處置工作。
目前,專家庫內有專家15人,還將陸續吸收這方面的專家入庫,不斷充實、完善全省鉛蓄電池專家庫建設。
利劍高懸
嚴厲打擊涉廢鉛蓄電池環境污染違法犯罪
“聊城市莘縣馬橋鐵料市場附近,有一處利用收購來的廢電瓶私自拆解煉鉛的廠子。”這條舉報信息立即引起山東省固體廢物和危險化學品污染防治中心的高度重視,迅速召開緊急會議,研究部署查處工作,并與當地生態環境、公安部門聯合行動。
經走訪調查、蹲點守候、凌晨集中收網,在現場廠房內,相關人員發現大量廢鉛蓄電池及已經拆解的廢鉛板、廢電池殼,共100余噸,當場抓獲犯罪嫌疑人5人。
公安部門對嫌疑人連夜突擊審訊,發現下游“地下”煉鉛點信息,立即趕往臨清市一處廢棄工廠院內查處“地下”煉鉛點。抓獲犯罪嫌疑人兩人后,通過繼續審訊,犯罪嫌疑人又交代在莘縣煙店鎮還有一處煉鉛點,執法人員隨即又前往查處了另一處“地下”煉鉛點。
近年來,山東省在規范收集體系建設的同時,不斷加大對涉廢鉛蓄電池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生態環境部門加強與公安機關的聯勤聯動,先后破獲了棗莊滕州、菏澤曹縣、聊城茌平等涉廢鉛蓄電池環境污染違法犯罪團伙。
一起起涉廢鉛蓄電池環境污染違法案件的查處,正是山東省始終保持高壓態勢,嚴厲打擊危險廢物違法犯罪活動的真實寫照。
為提高無害化處置能力,補齊省內處置能力為“零”的短板,減少運輸環境風險,山東省大力加快廢鉛蓄電池綜合利用處置項目建設進度。
目前,年處置能力為30萬噸的臨沂中慶廢鉛蓄電池綜合利用處置項目已建成正式運行,效果良好;年處置能力為40萬噸的二期項目正在規劃籌備中;年處置能力為30萬噸的菏澤亞洲金屬廢鉛蓄電池綜合利用處置項目正在建設中。
據了解,3個項目建成后,與全省廢鉛蓄電池產生量基本吻合,能夠滿足廢鉛蓄電池處置需求。
山東省生態環境廳二級巡視員鞠振平告訴記者:“我們通過強化企業主體責任意識、行業協會自律意識、公眾積極參與意識和各級監管部門的監管主體責任意識,努力調動起全社會各方面力量,共同做好廢鉛蓄電池回收體系建設。”
同時,鞠振平表示,納入規范管理的廢鉛蓄電池收集站、暫存點全部進入“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和全省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評估范圍,嚴厲打擊非法冶煉和非法收集行為。從而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全覆蓋的鉛蓄電池生產及流向監控網絡,降低環境風險,逐步實現鉛蓄電池全生命周期管理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