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與美日相比,雖然我們的加工技術有一定的差距,但是畢竟我國有著豐富的稀土資源。那么,我們到底可不可以通過斷供原材料的方式,來卡住美國的“脖子”呢?
答案是可以的。不過要想實現這一目標,需要一定時間的力量積蓄,以及政策管控的配合。
技術突破+專利保護
事實上,據相關資料顯示,全世界現有的稀土可開采近1000年,這也就是說,世界范圍內的稀土,其實并沒有那么稀缺。
中國有稀土,美國也有稀土(只不過他們這些年不怎么去開采罷了),而且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有稀土。
中國對全球稀土的影響力,其實更多地集中于產量而非儲量上。
上面我們也提到了,在釹鐵硼磁鐵加工工藝方面,中國的優勢主要是產量大,但主要集中在低端產業鏈上。一些高端加工工藝并不完善,不少專利還被美日所控制著。
這也是我們雖然掌握著豐富的稀土資源,卻無法進行壟斷的主要原因之一。
鑒于此,就迫切需要我們繼續加油,加大對稀土領域高端加工工藝的研發力度,盡快擺脫對美日歐相關技術的依賴。當然,更重要的一點,還要注意對專利進行嚴加保護。
政策管控
很多人應該都聽過這樣一句話:“中國的稀土戰略資源,沒有看到‘稀’的珍貴,反而是賣出了‘土’的價格”。
導致我國寶貴的戰略資源浪費掉的主要原因,跟早期稀土產業粗放式開發管理模式有著很大的關系。
1975年,“中國稀土之父”徐光憲院士帶領他的團隊研究出了串級萃取分離技術后,抱著降低中小企業的門檻的初衷,沒有申請專利保護,然而卻沒成想間接導致了涌入稀土行業的企業越來越多,并帶來了相互殺價的惡性競爭局面,致使稀土價格一降再降,最終賣成了“白菜價”。
直到2005年,才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重視,在稀土出口方面采取了提高關稅,實行嚴格的配額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措施后,才讓稀土的價格開始回升。
中國對稀土出口施行管控以后,一度遭到了美、日、歐的強烈不滿,2012年3月,他們聯合向WTO發起訴訟,抨擊中國限制稀土出口,對稀土加征關稅的做法違法了入世承諾,且對各國高端產業產生了巨大的沖擊。
然而事實上卻是這些國家薅羊毛太久了,中國收緊稀土出口政策后影響到了它們的利益,它們才會反咬一口。
近些年來,經過我們的不斷努力,尤其是2016年稀土行業發展的十三五規劃正式出臺并嚴格實施以后,才讓這種不公平現象有所改觀,慢慢地,中國的稀土企業在市場定價上才有了一定的話語權。
不過,由于多年來的惡性競爭導致了很多的市場亂象,要想讓我們寶貴的稀土賣出它該有的價格,并成為遏制美國的一把利劍,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整合,以及相當大力度的政策管控。